攻城是同盟协作的核心玩法,其核心特点包括器械部队的高攻城效率、主力部队的驻守清除能力、城池的多层防御机制以及同盟成员的协同作战需求。攻城并非单纯依靠武力压制,而是需要合理分配资源、优化兵种搭配,并严格遵循攻城顺序,才能高效完成目标。
攻城分为两个关键阶段:清除驻守部队和破坏城池耐久。驻守部队由主力部队负责消灭,而城池耐久的削减则依赖器械部队的高攻城值。器械部队的兵种适应性直接影响攻城效率,S级器械武将的攻城值可达120,而普通兵种即使全S级组合也仅有144攻城值,因此器械部队的优先级远高于常规兵种。器械部队的等级要求相对较低,15级左右即可应对6级以下城池,但带兵数量需达到守军1.5倍以上,以避免因兵力不足导致平局或战损过高。
城池防御机制包含多层结构,包括城防守军、驻城部队和城池耐久。城防守军是攻城的第一道门槛,需在驻城部队恢复前完成击破,否则守军将重新满编。驻城部队相当于玩家的主力驻防,需依靠高战力队伍集中火力清除。耐久削减阶段需确保器械部队的安全,避免被敌方在线玩家针对性攻击。同盟指挥需统一行动时间,利用压秒技巧同步主力与器械的进攻节奏,确保两者同时抵达战场,减少被拦截的风险。
攻城前需提前铺路至目标城池附近,并通过营帐系统维持士气与兵力补充。器械部队行军速度较慢,需提前部署以避免延误。攻城过程中,主力部队应优先清除守军,随后器械部队集中拆耐久。若敌方有援军干扰,需分兵拦截或调整攻城次数。同盟官员需明确分工,协调成员在线时间,避免因个体延误影响整体进度。
攻城奖励包括资源加成、同盟功能扩展及首占奖励。占领城池可为全盟提供资源产量提升,并解锁调动、征兵等战略功能。个人参与度直接影响奖励分配,因此成员需根据自身实力合理配置队伍。攻城并非一蹴而就,需持续优化战术,结合版本更新调整策略,才能在动态战场中保持优势。